【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8月6日,郑州超硬材料产业链专题培训暨标杆企业研学活动举行。活动现场,河南工业大学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栗正新做主题分享时表示,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的80%,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初具全球产业中心雏形。
目前,超硬材料产业以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应用为主。其中,人造金刚石是加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神兵利器”,但在高温下会与铁原子发生反应;立方氮化硼则为加工黑色金属而生,化学稳定性使其在加工铁系金属时不会出现“粘刀”等问题。
栗正新介绍,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链基本完整,自主配套基本可控,单晶、微粉、磨具、刀具等原辅材料和下游应用都齐全,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级标准化委员会、国家级行业协会等机构,以及国机精工、四方达等超硬材料龙头上市公司都在河南。
“现在超硬材料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机遇。”栗正新说,在工业应用场景中,高速、高效、高精度和绿色加工将带来海量高端市场,以磨具为例,超硬材料砂轮有望代替传统的刚玉、碳化硅砂轮,既能实现降本增效,又能起到绿色制造的效果。与此同时,超硬材料在培育钻石、热管理系统、电子和量子器件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剩余47%近年来,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入围全国前十。超硬材料作为河南的优势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有哪些应用?活动期间,栗正新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超硬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及工具。
栗正新进一步阐述,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要求,用到了很多合金产品,这些合金产品需要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据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就要用到30多把超硬材料刀具;再者,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其涉及的芯片,也要用到超硬材料,已有大厂储备相应专利。
本次活动由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组织开展。活动现场,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牛镇涛,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巴欣出席活动并讲话。
此外,惠丰钻石董事康芳芳结合自身经验剖析超硬材料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培训环节结束后,参会企业代表前往四方达开展研学。
实习编辑:金怡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发布于:河南省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在线股票配资开户,山东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