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历来勇于与劲敌交锋,以弱胜强,这一传统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是淮海战役中60万大军敢于与80万敌军对峙,还是长津湖战役中仅余两千残兵敢于追逐十万美韩联军至海岸线,抑或是庞国兴等三人敢于追逐印军一个营队,乃至“追击英雄”冷树国五人敢于追杀三千名韩军,这些事例都彰显了十倍于敌的战斗意志,正是解放军克敌制胜的秘诀。近期,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在西太平洋战场,面对环境、火力、情报和数量均不占优的对手,毅然挺进,逼近实力远超自己的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仅剩数百公里,此时“山东”号航母已失去陆基空军的支援,而“尼米兹”号航母却能获得众多基地群的强大支持,若发生军事冲突,那么“山东”号航母的胜算几何?
一:中美军队交手的优势与劣势
1996年,美国向台岛海峡附近派遣了两支航母编队,对中国构成威胁。在此期间,美国一艘航母战斗群每日可出动多达200架次的F-14重型战斗机和F/A-18战斗攻击机。它们装备了数百枚能够抵达中国内陆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护航舰艇配备了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而中国空军当时仅能依赖从俄罗斯新近购入的24架苏-27战斗机。那时,解放军的作战策略并非与美军海军正面交锋,而是调集海空军力量,以对抗一艘美国航空母舰。中国统一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遏制美国军事的干预,鉴于我国火箭军迅猛的发展势头,美国位于第一岛链的陆基空军基地已处于我国弹道导弹的潜在威胁之下。
若美军参与中国统一行动,其空军需从夏威夷飞往琉球群岛或关岛,单程航程达1万公里,耗时11小时。每支战斗机中队需10架运输机和12架次加油机进行转场支援。尽管美空军在全球拥有270架加油机和300架大型运输机,但最多只能调动25%的这些资源,每2.5天完成一次转场。两周内,美军可部署6批次的36个战斗机中队,共计860多架战斗机。然而,美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仅为1000公里,空中加油的最大距离也仅为1500公里。在台岛1500公里范围内,美军可使用的机场仅有韩国、日本和菲律宾,鉴于韩国和菲律宾的政治立场,实际上只有日本的普天间和嘉手纳基地可用。这两个基地在战时能部署600架以上的作战飞机。
美国F-16、F-15、F-35战斗机在技术层面与中国空军的歼-10C、歼-16、歼-20等机型相比,并无显著优势可言。即便F-22战斗机在歼-20面前也不占技术或数量上的优势。在高强度冲突的情境下,使用这两个基地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在美军抵达之前,中国必定会先行采取行动。驻扎在日韩的美空军基地很可能会成为首要攻击目标。一旦驻日美军机场和海军港口在首轮弹道导弹、航空兵的大规模和超饱和打击中遭到摧毁,美国空军将遭受重大损失,其出动架次将大幅减少,进而失去其价值。中国将在宫古海峡、巴士海峡、济州岛以南、九州岛以西区域以及舟山群岛东南方向部署4个驱护舰队。凭借052D型驱逐舰300至400公里的探测距离,能够封锁长达1700公里、宽约800公里的东海空域,足以覆盖美国航母打击群在第一岛链区域内可能发起攻击的区域。
在这种特定条件下,美军只能依靠关岛基地的轰炸机、航母战斗群以及核潜艇对解放军实施打击。快速且机动性强的航母能够强行进入前沿阵地,取代陆基航空兵执行攻势防空任务,具备深入打击的能力。同时,它为海军舰艇提供空中支援,并为空军轰炸机提供护航,确保预警机、加油机、通信中继飞机等任务的安全。在海军实力上,美国依旧占据显著优势。其海军拥有272艘舰艇,其中包括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和一艘久未服役的“福特”号。尽管半数舰艇已步入“暮年”,最老的舰艇年龄接近50岁,但其在数量、吨位以及纸面战斗力上仍位居全球首位。在11个航母战斗群中,有两艘处于部署状态,一艘位于日本,另一艘在北印度洋,其余则分别驻扎于美国东岸的诺福克和西岸的圣迭戈。
这些航母大多正进行保养与休整,一旦在西太平洋与中国海军交火,美军势必将动用大量航母投入战斗。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下,驻扎于日本横须贺的航母编队可在短短一天内抵达台岛岛以东海域;而位于北印度洋的航母编队则需要8天时间,航行5000海里后才能抵达菲律宾以东海域。在美国本土的航母中,有4艘需耗时30天才能完成战备,1艘则需要90天;另外4艘因正处于维护周期,无法投入使用。从东西海岸出发,抵达台岛岛以东的航程分别需17天和8天。若解放军能在一周内完成战争动员,两周内完成登陆作战,美军调动航母的时间仅有2至3周,这意味着他们最多只能集结2至3个航母编队。
面对我国日益增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航母提出了“快速出击、迅速撤离”的战术策略。该策略包括航母以无线电静默状态,以25节的航速快速移动,并始终保持在中国海岸线500至1500公里的距离上。在此范围内,航母利用远程武器有选择性地攻击我国目标,并通过频繁调整部署位置,牵制和消耗我军的侦察与打击力量,创造攻击时机。美军航母打击编队主要由一艘航母、一到两艘巡洋舰、两到四艘驱逐舰以及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构成。其攻击武器包括44架F/A-18C/D/E/F型战斗攻击机、5架E/A-18G型电子战飞机和424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主要攻击方式为舰载机和护航舰艇发射的巡航导弹。
航母打击群的护航舰艇最多能装载200枚“战斧”巡航导弹,这些导弹的射程理论值为1500千米,实际发射时则通常在500至1000千米之间。每5至7枚巡航导弹可以攻击一个战役目标,而200枚“战斧”巡航导弹则足以摧毁29至40个这样的目标。假如美军部署了3个航母战斗群,战争第一天就能发射大约500枚巡航导弹,对上海至广东的沿海地带进行攻击。然而,美军需持续机动12小时,行驶560千米,才能进入新的攻击位置,这种行为是解放军所不能接受的。为了阻止美军航母打击群的远程打击,解放军必须突破第一岛链的海峡封锁,进入浩瀚的太平洋。
二:山东号航母和尼米兹号航母的战斗力对比
中国海军若在战前于西太平洋台岛以东500至1000公里处部署航母,并抢先占据美军航母打击群的攻击阵地,这将使得美军航母难以隐蔽接近攻击位置。若航母部署在台岛以东370公里的海域,再由歼-15战斗机在航母以东185公里处形成巡逻区,便能在距离台岛海峡740公里的地方拦截从关岛起飞的B-1B和B-52轰炸机,阻止它们使用LRASM远程反舰导弹对正在登陆的运输船团构成威胁。这解释了近年来中国航母频繁突破第一岛链进行训练的原因。然而,在西太平洋的作战中,中国海军不仅要对抗美军2至5艘航母,还需应对来自各美军基地的陆基巡逻机、预警机和轰炸机的搜索与打击。特别是,航母本身仍面临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潜在威胁,4架B-1B轰炸机即可携带96枚LRASM远程反舰导弹。
中国航母战斗群在执行西太平洋最为艰巨的任务时,如何确保自身安全,即便没有其他军力支援,中美两国航母的作战能力依旧存在巨大差距。中国目前拥有的“山东”号和“辽宁”号航母,其飞行甲板长度为306米,宽度为73米,机库面积介于4000至5000平方米之间,满载排水量达到6.7万吨。这些航母最多可搭载24架歼15战斗机、4架歼15电子战型战斗机、4架卡-31预警直升机以及8架卡-28反潜直升机。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其飞行甲板长度为333米,宽度为76.8米,机库面积为6000平方米,满载排水量高达10.8万吨。美国海军拥有10个航母舰载机联队,每个联队包括4个战斗攻击机中队、1个反潜直升机中队、1个预警机中队和1个电子战飞机中队,一个标准舰载机联队通常配备70多架舰载机。
目前,驻扎于日本的第五舰载机联队下辖多个中队,包括27.102.115.195战斗攻击机中队、141电子攻击中队、115预警机中队、12海上战斗直升机中队、77海上打击直升机中队以及30后勒支援中队第5分遣队。该联队共装备了48架F/A-18E/F战斗攻击机、5架EA-18G电子战飞机、4架E-2C预警机、6架MH-60S直升机、5架MH-60R直升机和2架C--2A运输机。依托两艘航母,该联队可组成双航母战斗群,在185至400千米的范围内部署8架E-2C预警机进行态势预警,并出动100架F/A-18战斗攻击机执行制空作战、纵深轰炸等任务,同时使用8架EA-18G电子战飞机进行电子干扰和压制。
在常规操作中,航母对海陆目标实施打击时,一般会在距离目标465至651公里的范围内释放攻击波。舰载机的出动分为分波作业和连续波作业两种模式。在实施大规模攻击时,飞机按照分波次依次起飞,通常分为上下两个波次。这两个波次之间的接替有不同方式:一种是在上一波次开始降落前,下一波次的所有飞机全部起飞;另一种则是在上一波次完全降落之后,下一波次再起飞。航母配备的2台蒸汽弹射器每20秒即可将一架飞机弹射至空中。每个攻击波的出动需要大约20分钟,而波次之间的间隔大约为1至1.5小时。整个出动周期大约为4小时。在每次出动中,至少要确保1架E-2C型飞机升空,以及至少1批F/A-18执行空中警戒任务。
一艘航母的首波攻击力量通常包括一架电子干扰机和十六架战斗机,次波则由十六架战斗机构成,并配备两架电子干扰机。在首次分波行动中,能够部署三十二架F/A-18E/F战斗攻击机,空战与攻击任务的飞机数量比为1:1。一个攻击波中的八架F/A-18E/F战斗机能够携带三十二枚五百公斤级炸弹或三十二枚“捕鲸叉”空舰导弹。尼米兹级航母在二十四小时内最多能执行三次大规模分波行动,出动六个大型攻击波,平均每日飞行时长达到十六小时,平均每日出动飞机次数在120至130架次之间。
中国航母的滑跃式甲板面积较小,停机空间不足,较之美国航母,其可停放战斗机数量减少了约30%以上,且必须将更多飞机存入机库。舰载机上甲板起飞所需的升降机仅有两座,这导致在短时间内难以将更多飞机送至飞行甲板。斜角甲板仅能用于飞机降落,而美式航母配备的4台蒸汽弹射器既能在主飞行甲板弹射起飞,也能在斜角甲板进行弹射,其出勤效率远超中国航母,大约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在攻击波中,中国航母只能出动8架飞机。尽管歼-15战斗机的性能与F/A-18E战斗机不相上下,但由于滑跃式起飞的限制,其性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载弹量也受到一定影响。
歼-15战斗机在搭载飞行员、航炮炮弹以及2000公斤备用燃油后,其弹药携带量不足1000公斤。一个导弹挂架重190公斤,六个挂架的总重量便达到1140公斤。一枚空空导弹的重量在110至250公斤之间。相较之下,F/A-18E/F战斗机在作战时能够携带8000公斤的弹药,其挂载能力明显更高。在相同着舰重量条件下,歼-15战斗机的攻击力和航程均不及F/A-18E/F战斗机。F/A-18E/F战斗机在携带一个副油箱、两枚907公斤炸弹和两枚AIM-120空空导弹时,作战半径可达720公里,而歼-15战斗机在轻载情况下的作战半径不足700公里。
三:山东号航母冲出第一岛链的意义
若仅从数据角度分析,山东号航母若擅自突破第一岛链与尼米兹级航母对抗,无疑是自寻死路。那么,为何山东号航母偏要冒险突破第一岛链呢?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作战中,地理优势是其显著特点。尽管解放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空间限制使得其远程战役的侦察、监视和打击能力仅限于第一岛链范围内。在战争爆发前,美军会对战争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其中关键一点是评估解放军抵御美军航母打击群的能力。若解放军难以发现美军航母进入攻击区域,或其侦察监视系统易被摆脱,那么美军介入战争的风险将相对较低,美国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则会相应提升。
美国军方具备卓越的远距离打击能力,可在第一岛链之外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发起攻击,始终牢牢把握攻势的主动权。美军或许会从台湾岛东南部区域派出舰载战斗机执行防空巡逻任务,同时,1至2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20多架轰炸机分别在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附近发射空基巡航导弹,针对我国东南沿海的目标进行打击。如此一来,首轮攻击便能发射600多枚巡航导弹,摧毁超过100个目标。为了有效阻止美军的进攻,解放军必须将主要战场转移至西太平洋区域,并提升对航母打击群的侦察和监视能力。通过加大对美国航母的风险评估,迫使美军撤退,使其无法完成攻击任务。
这并非易事,菲律宾至琉球群岛海域辽阔,航母打击群可在此大范围灵活行动,台湾岛起到阻隔作用,便于美军规避我军侦察与打击。尽管解放军拥有光学、海洋、电子侦察以及气象卫星,能够对第一岛链以外进行侦察,但受卫星轨道间隔及美军反卫星能力所限,侦察船以及配备北斗导航和双向通信系统的民船或商船,在失去制海权的第一岛链外难以航行。此外,以运-8、轰-6改装的侦察机,其航程限制了在西太平洋进行大范围搜索的能力,且雷达反射面积较大,速度较慢,极易被关岛起飞的E-3预警机和战斗机发现并拦截。依赖潜艇进行侦察同样效果不佳。
西太平洋地域辽阔,美军的航母编队活动半径超过两千公里,而一艘潜艇的监控范围仅限于直径五十公里的海域,若要覆盖两千公里的范围,则需要四十艘潜艇。此外,常规潜艇在远洋执行任务存在困难,而动用核潜艇又会超出我国核潜艇的总数。同时,岛链南部及台湾岛上的空域,均由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所控制,预警机的雷达警戒区域存在空白。若解放军的陆基和天基侦察系统均失效,便需强行穿越第一岛链,搜寻美国航母打击群。空军需部署两个战斗机编队,分别从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进入,击毁美军预警机和巡逻战斗机,以此让美航母丧失对西太平洋空情的监控,无法拦截我军侦察机群。预警机将引导护航机和远程侦察机对航母打击群可能存在的海域进行搜索。若侦察机基地距离该海域1000公里,运-8系列侦察机仅需1.5小时即可抵达,恰好能在美军航母打击群第二波攻击出动之际赶到,迫使美军暂停攻击行动。
美军双航母打击群在防空拦截中投入的战斗机数量达到60架,面对此情况,中国空军需出动10个战斗机团。美军在发现规模庞大的机群后,或许会派遣战斗机进行拦截,亦或选择撤退以避其锋芒,伺机等待我方战斗机燃油耗尽,无法对侦察机提供全程保护。此类行动均需动用大量兵力,难以持续进行。一旦持续数天的大规模强行侦察行动,我空军便可能陷入困境,而美航母打击群却能保持持续机动。我解放军只有在发现美军攻击意图后,才有可能组织类似的行动。
中国目前仅凭航母便能突破第一岛链,持续搜寻美国航母打击群。中国航母配备的卡-31预警直升机,探测范围可达300公里,可在短时间内覆盖2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巡逻。即便遭遇摧毁,仍能在被击毁前发出警报。歼-15战斗机则能在距离航母800公里之外执行侦察任务,侦察区域宽度超过1000公里,敌方难以仅凭战斗机位置推断航母打击群的具体位置。若山东号航母向外延伸至1000公里,足以让美军航母群在从菲律宾至关岛、从日本至印度尼西亚的广阔区域内,即1000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内,不得不谨慎行事。
我国东风21型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达1500公里,导弹部队准备时间仅需10分钟,从发射至击中目标仅需8分钟。一旦掌握美军航母打击群的大致航向和位置,仅需3分钟跟踪即可完成攻击。美军航母若保持无线电静默,侦察机只能在半径90公里范围内发现对方航母打击群。美军航母在第一波攻击尚未完成时便可能耗尽燃料,我国空军则迅速组织侦察机进行密集搜索,并出动战斗机进行补充打击。为防范我国航母打击群的突袭,美军航母不得不抽出大量战斗机进行自卫,无力攻击其他大陆目标,也不敢轻易开启雷达搜索,空中加油作业区的安排也因此受限。
关岛上的F-22战斗机原本航程有限,若从关岛起飞前往中国沿海并折返,全程需飞行6000千米,且必须进行四次空中加油,耗时约7小时。由于无法自由选择空中加油区域,这导致其无法抵达台海上空。携带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B-52H或B-1B轰炸机一旦失去战斗机的保护,其生存能力将大幅降低,预警机引导下,它们很容易被击落。此外,由于无法进入攻击位置,美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将受到限制,战役主动权也将逐渐丧失。基地和兵力部署的不足缺陷也将暴露无遗,这也是为何“山东”号航母敢于追逐实力远超自己的美国“尼米兹”号航母的原因。
四:结语
自然,美军的强势是建立在解放军不足之上的,而解放军则凭借其智谋与战法击败对手。非但西方军队依赖技术火力装备进行对抗,"山东"号航母在极端不利的战场环境中追逐远超自身的美国"尼米兹"号航母,这本身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这并非是侦察手段失效后的无奈之举,而是随着我国远程战役侦察监视能力的不断提升,隐身战斗机、空中加油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装备在中低空无人隐侦察机和巡逻机数量显著增长,反介入/区域拒止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密度日益增强。当我国能够在距离中国大陆2000千米范围内的海域实施严密战役侦察监视,并引导数百枚反舰弹道导弹以及组织上百架攻击机群对美国航母发起攻击时,航母便无需再前往西太平洋承担此类任务。
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在线股票配资开户,山东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